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进击结构师 第2节 (第3/8页)
瞧不起他。” “歧视外地人”是北京人的原罪,沈怡嫌丈夫的话难听,但也认为这口锅确系少数愚昧老乡所赐。从小到大总能看到那么一小撮“帝都子民”将“血统论”奉为圭臬,规定祖上三代都在北京才算正宗北京人。像她这种一出生就拿北京户口的,也因为有个来自四川的母亲,有过被嘲笑“血统不正宗”的经历。 成年后遇上这种傻帽,她一律不客气地甩冷脸:“你当是在养宠物呢?给你配个血统书卖价能贵得过猪rou吗?” 想到这些,也就不想跟丈夫置气了。 上周五晚,夫妇俩和邱逸在餐厅碰面。沈怡打量他比照片上更显小,白白嫩嫩,斯斯文文,两颊的笑意宛若不谢的花,无辜神态仿佛未经事的小鹿,面对□□也不知躲闪。 看上去是个单纯温和的男人,应该很可靠。 沈怡凭直觉排除邱逸身上的狐朋狗友嫌疑,放心丈夫与其来往。 闫嘉盛呢,见了他真比手足团聚更亲热,两个大男人挨肩擦肘紧贴着,用成都话叽叽喳喳聊个不停。 沈怡算半个四川人,能听懂也不排斥川话,可各种川音里唯独不喜成都话,精确范围,是不喜欢成都男人讲话。那口音太软糯婉转,随便一句听着也像撒娇,若由眉清目秀的男人说来就越发娘气了。 所以她和闫嘉盛的吵架频率都随着他使用口音的状况变化,每当他cao着尖酸的成都话来刻薄,她的暴躁就会翻倍。 与好友喜相逢,邱逸也神采奕奕,可看到沈怡长时间在一旁默默挑鱼刺,便改用普通话提醒闫嘉盛:“我们别一直说成都话,沈姐可能听不懂。” 凭这句沈怡就知这男人不缺察言观色技能,比丈夫成熟稳重,正想客气两句,闫嘉盛满不在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