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夜访  (第4/9页)
,我不大明白这些,大约有些名堂罢。只是这神佛之事谁又能知呢?观音不行求太乙,和尚不管问道士…”陈里长说着说着反应过来,面前说话的也是修道的半仙,自觉失言,遂收了语,一转话锋,“不过,大约这两日荷花开,他们庙里这三天要做法行祭了,诸位可瞧瞧去,同行见面…”这话说的也不算中听,陈里长见面前人大多不太受用,再一次话咽一半。    大约天实在有些热。    又添了一轮茶,送晨见茶sE淡了,知道该告辞了。陈里长连忙起身留客,岂知在座几乎都是实心人,一客套果真不走了。    最后,独清送二人跨出大门,送晨走前还不忘往送他俩出门时满脸憋的通红的陈里长手里塞了一袋银两,权作答谢,有劳他留宿诸位同门。    陈里长推阻不过,了然了送晨心意,自收了,进门时脸已紫涨,有歉,更有悔。    天早就暗下来,离了陈府,一径往南,前边街上是个戏台子,远远听得丝竹悠扬,管弦袅袅,台子底下挨的黑压压一片人,二人也不愿凑这个沸腾人气,只沿着水边缓缓的走,听个意境罢了。    伶人纤腻软糯的水磨腔,气若游丝,《思凡》本就不是热闹戏,更叫她唱得悲戚悱恻。    清猗听不懂唱得什么,他似乎不大受用这一句一啼的缠绵腔调,只瞅着送晨,眼露茫然。    送晨笑道:“难怪你听不惯,这原是尼姑动了凡尘念,心X不定,下山还俗的,你是斩断尘缘的修道世家,自然听不得这些移X的,咱们自别处逛去罢?”    清猗看着送晨,微微一笑,眸光若炽,“佛门苦闷,若是修道还能结道侣,火居的道士还能成亲成家,也不用青灯古佛,茕茕枯坐了。”言语间有种莫名的骄矜,甚至是沾沾自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